编者按:汉语拼音,是几代人开端体系语文学习的第一步。而关于汉语拼音变革甚至汉字变革的声响,一向存在。1月14日,从前参加1958年《汉语拼音计划》拟定的周有光先生去世,他从前为之做出奉献的汉语拼音,作为一项重要创造,又引起了广泛的评论。
●我发起现代汉字学。汉字变革到现在还有许多问题没处理,像信息处理、语文处理,信息处理跟文字有许多联系,到今日还有许多问题没处理。现代汉字学是一门大学识,一个泱泱大国应该有这一门学识。
●我国需求一套合适现代需求的汉语字母。1918年的“注音字母”不方便出国,印一张手刺,国外无人知道。1928年“国语罗马字”太繁复,历来没有进入小学。1933年的“拉丁化新文字”太简略,它是民间规划,没有学术界和政府的认可。1958年的《汉语拼音计划》是第一个国家法定的罗马字计划,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发布当年的秋季开端在全国小学教育。这是建造现代化国家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奠基作业。
●拼音,从“识字东西”发展为“一般的文明东西”,从“教育东西”发展为“工商业和科技界的符号东西”,从“多功能的文明东西”发展为“信息化年代的信息东西”,从“国内的文明钥匙”发展为“国际的文明桥梁”。
●拼音渐渐的变成了我国大约一半人口的知识。实践证明,它是语文教育、信息处理和文明交流的有用东西。国际标准化安排确定拼音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。人们说,这是一座东西方之间双向交通的“文明桥梁”。
●《汉语拼音计划》是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”的典型。汉字为主、字母为仆。字母的使命是服侍汉字,不是替代汉字。字母不能进入文字,只能站立在文字之外。
●我国在历史上是一个长时间关闭的国家。北面的沙漠,东面的海洋,西面的高山,南面的森林,都是天然的关闭屏障。我国实施变革敞开,正在向信息化年代行进。信息化不只意味着“从机械到电脑”,更重要的是“从关闭到敞开”。文明交流将成为常常的日子。进入信息化年代,必定进入拼音化年代。拼音化的意义不是“废弃汉字,改用拼音”,而是“使用拼音,协助汉字”。
——整合摘录自《周有光百岁口述》《朝文道集》《文明学丛谈》《从国际看我国:周有光百岁文萃》